保护文物真实性 让文物践行新时代使命

发布日期: 2019-10-04

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发挥出更大的价值,才有利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为此,广大博物馆将文物从库房移出,举行全国性、世界性的巡展,寻求合作积极开发文创产品……这些都是实现文物“活化”的方式。然而,站在文博设施定制化生产的角度上,应如何让文物穿越时空来到新时代,仍能保护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从而助力文物更好践行新时代使命?今天,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与交流。


博物馆展柜

1.搭建连接公众的桥梁,提高文化交流质量

“办好展览”是文物活化的核心,同时也是让文物走进新时代的方式。每个博物馆都愿意把文物藏品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观众。但当文物跨越时空,“走出”库房,迎接它的很可能是日复一日连续不断的参观客流,此时,作为文物展陈不可或缺的载体——博物馆展柜,就必须承担起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安全展陈、协助博物馆把展览做好的基础上,把文物完整承载的中国故事讲好。为此,博信文博科技(下文简称“博信”)研发了一系列高端博物馆展柜,采用性能优异的展柜玻璃,有效防爆、阻隔紫外线等,对柜内文物形成有效保护;根据不同文物的特性专门配备了恒温恒湿系统,使“年迈”的文物在跨越时空,仍能拥有恒久稳定而适宜的微环境,不会因外界种种因素影响而遭到损坏。与此同时,博信紧跟国际前沿技术,在展柜内引入多种新型安全光源和科技运用,让文物在更周全的保护下搭建起连接公众的桥梁,对观众进行直观教育和文化信息传播。



2.创新文物保护利用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


基于“精于展与藏”,更追求“超越展与藏”的姿态,博信运用智能数据分析,通过各种科技媒介与文物本身承载的真实历史文化信息巧妙结合,最大限度的在尊重文物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基础上,为文物提供新颖多样的展陈形式,实现其文物展陈价值的最大化。例如,博信将传统玻璃展柜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结合,让观众由单纯地欣赏“珍宝”,转变为通过可触可感的互动体验来提高展览参与度,帮助观众深入解读文物蕴含的丰富内涵。

另外,博信还借助多媒体导览、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,把展柜内高深的文物以影像等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分享出去,既让文物走近了观众,又遵循了文物保护原则,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。未来,博信将同更多博物馆一道,探索多元化、差异化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模式,共同构筑美观性、精致性、安全性、便利性、隐藏性与展示性于一体的新型展陈管理空间,结合地域特色,打造特色文旅品牌,奏响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。

3.建设智慧展馆,促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

更好保护文物、更科学的管理文物,更多元化传播文物价值,是文博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。现如今,智慧展馆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,它的实施推进与打造,是对有效保护、管理和合理利用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,促进中华文明薪火相传,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,起着划时代的积极意义。立足岭南,覆盖全国,走向世界,博信文博科技正加速深度布局,利用高新科技为博物馆的建设升级注入更多智慧元素。如博信设计研发的系列新型博物馆展柜,不仅集成科学开合、加密保护、声光报警等功能于一体,展柜内的微环境测控系统还可以帮助博物馆对展柜内文物的温湿度、照度、紫外线强度、PM2.5等数据进行监测、采集和分析,实现博物馆文物大数据采集与分析、智能远程调控、科学高效管理文物等需求,大大提升当代博物馆管理效率,降低管理成本,大力促进新时代文博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
博信文博科技将把文物工作融入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中,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原则,尊重文物真实的历史价值,紧跟时代潮流,利用高端文博设施让文物真正与观众在感观上、行为上、心灵上实现三维一体的有效沟通,在保护中活化文物,在发展中助力文物更好地践行新时代赋予的使命。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电话:18027283296

官网:www.bosxin.com

邮箱:bosxin@126.com

地址:广州白云区人和镇东华工业区东兴路5号